[原创]两张像书封面一样的片片
<p></p><p></p><p>作者:G弦上的空气</p><p><br/><br/></p><p></p><p>作者:东奔西跑</p><p></p><p>夏天写博,是一件让人很不爽的事情。在没有空调的房间写博,于我来说,没有相当的推动,更是难上加难。夏天的热,让我畏惧。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有相当时间的沉默,我谓之为“夏眠”。</p><p> <wbr></wbr><wbr></wbr></p><p>夏眠是常态,读读写写看看玩玩也是我的常态。我的这些习性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写完了股博之后,我突然想起有两帧照片很相似,我于是将它们拿出来,仔细看了一会儿,笑了,又看一会儿,又笑了,觉得舒服。这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始终是让我难以自持的,一是美,二是朋友。而这两帧图片,都兼具了。</p><p> <wbr></wbr><wbr></wbr></p><p>先来说阿蒙的《倦眷》,题目和阿蒙的眼镜和他聆听人谈话的神情一样,透着文气。初看片子本身,就有一种意味:苍灰色的天空下,两只鸟,一只栖在斜的电线上,一只已经飞离。一静一动,有想象的张力。衬托天空的,是一痕古朴的屋檐。檐的构图并不完整,但足以让人看出是屋檐。阿蒙把这张片子发在他的博客上后,有博友留言说像一本书的封面。这与我的看法相合,但已经有人说了,我就说不出更精彩的话来了。我喜欢它的原因有二,一,自然舒卷,有自己的发现和视觉。二,对颜色的拿捏给人一种和谐之感。其实这种颜色,是很带一点阴郁的气氛的。但全片在这种阴郁的气氛中因为有了鸟的存在,而充盈了一种生气。我以为,这就是此片的精彩之处,郁而不沉,宁而不静。这也同阿蒙的为人有点相合。一直以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只是一种文字上的境界,但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同时又能在图片上展现且较为精准的表达出了这样一种想法,是为喜。</p><p> <wbr></wbr><wbr></wbr></p><p>关于这张图片,跑跑也摄出了另一张动人心魄的片子。但我这里不叙。我怕毁了我内心里对朋友想象的一种快乐。因为在我眼里,跑跑的下一张图也极像一页封面。我是因了这种惦念的完整而甘愿忍受溽热的。我总是希望,我的朋友能结成一个整体。当然,我这种想法是极天真的想法。且这种天真未免天真得可笑,但我一直都坚持。</p><p> <wbr></wbr><wbr></wbr></p><p>阿蒙拍出这张片子后,我一直未曾与他交流。倒是有几次坐在酒桌上,忽然听到跑跑谈及此片说的“大提琴”,整体意思是,整张构图像一把大提琴的侧边和琴弦。呵呵。要歪一点看,确实可以往这上面靠。有意思的是,阿蒙的网名“G弦上的空气”里面也有“弦”,所以我听了,就觉得有趣。</p><p> <wbr></wbr><wbr></wbr></p><p>同样是以徽派建筑作底子,以天空作背景,跑跑的作品《窗口》却另有一种视觉和表达。初看此片,是一个夜晚,记不清当时是什么情绪了,只觉得一看到,就立即有一种极强叙事意味的感受扑面而来。立刻点击了右键另存。朋友拍出有意味的片子,在朋友是一种表达,在我看来,则是一种融入和享受。我熟悉朋友们,我熟悉他们对美的欲望和执着。我也熟悉他们想用数码方式对美的抚摸。跑跑的片子,无论拍摄对象如何变化,始终都有一种唯美在里面。这在几年前,已经在朋友圈里证实了的。但近几年,我对他的片子因为有了别的片子的存在开始有了变化。那就是:跑跑自身在变化,他从前追求的唯美正在由拍摄主体后面的思想变化而使唯美的标志正逐渐向把唯美作为作品的一种元素开始演变。这在外人眼里,也许是不起眼的变化,但在我眼里,却是境界上的变化,也就是说:跑跑像一只从茧里探出脑袋的蝴蝶。这样形容,有些矫情了,但我觉得离题不远。我欣喜地看着这种变化,直至等来了他的《丰收》组图。关于这组图片,以后将另叙。在跑跑取名为《金色的希望》的《丰收》系列组图里,跑跑奇怪地展现了他“贴地而行”的一种视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视界,他的天地突然宽了。而唯美作为他作品里的元素而不是表达主体的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明晰和深化。我觉得了不起。因为,当你的表达形成了一种定势,我们称其为“风格”之后,风格就成了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你带来标识,却不能继续为你带来“收获”,注意,是“收获”。如果此时继续沉湎于这个平台不思进取,不破不立,不扬不弃,时日一久,艺转化为匠。那就很可悲了。</p><p> <wbr></wbr><wbr></wbr></p><p>很可幸的是,跑跑身上没有这些陈腐习气,他的镜头,始终明亮和干净。作为他的朋友,我觉得欣慰。其实说实话,跑跑在后期制作上,的确有一些惊艳之作,但惊艳背后,很少有立得住时间考验的思想。这有点像帕格尼尼在小提琴上的炫技,也有点像李斯特在钢琴上玩出的华丽断章。所以,帕格尼尼始终是帕格尼尼,而李斯特也永远只是李斯特。</p><p> <wbr></wbr><wbr></wbr></p><p>跑跑的《窗口》,标题不甚好。好的是气息。最强的气息来自于叙事的角度。仿佛一段尘封的故事即将开讲,仿佛一段逝去的记忆正凝而待发,鳞云的天空被老式古旧的建筑挤得逼仄,建筑的两处暗的是屋檐下,亮的是徽派的墙,一扇窗黑洞洞的,似乎要述说,似乎窗子里,将有内容泛出,而留白处的天空,有一些奇怪的竖线条。很奇怪的,看此片,我突然想起了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一是“民国”,二是“张爱玲”。细看后,张爱玲远去,而民国逶迤而来。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张片子与我产生了一定的化学作用。它勾起了我的一些零散的记忆,就好像我曾经感受过的很多很多故事,都逐一在这张照片上被打开,被当成了药引。</p><p> <wbr></wbr><wbr></wbr></p><p>喜欢这张片子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让我发生了千奇百怪的联想。</p><p> <wbr></wbr><wbr></wbr></p><p>我想说的是,作为一本书的封面,阿蒙的片子适合作封面,跑跑的片子适合做封底。但这本书的内容,应该很人文,很真情。无论是封里封外,都是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记忆,或者片段。而串起这一切的,应该是时光。</p><p> <wbr></wbr><wbr></wbr></p><p>夏夜无事,谈了两张片子,说了一些话,在我此时,表面上是静静的独自一人,实际上,就觉得是在很悠闲的跟他俩在喝茶。他们说他们的大提琴或者角度,而我在想我自己的心事。</p><p></p><p>或许本版才适合文字的生长。</p><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瓦瑶河</i>在2009-6-17 21:37:48的发言:</b><br/><p>我想说的是,作为一本书的封面,阿蒙的片子适合作封面,跑跑的片子适合做封底。但这本书的内容,应该很人文,很真情。</p></div><p>所以也只得把老瓦的文字做为馍中的肉了。与我来说,只有捧着的份了。厚了,有点厚重了,希望我还能品出点味道来吧。。</p>
<p>感动!!!</p><p>每每读片时,总会有各种感触,但又总会欲说还休,心灵的、意念的......</p><p>老师的文笔精彩,那一切道出......</p><p>这正是我需要的......</p><p>学习\感悟</p> <p>慢慢看,学习!</p> <p><font face="隶书" size="5">娓娓道来的言语,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帮我们详细解读2张摄影作品,深刻而明了。</font></p><p><font face="隶书" size="5">楼主的文采是有目共睹的。</font></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