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乌镇沉淀
<p>春姑娘悄悄露面的时分,便是骚动的季节,欲动的心情又驱使着出游的计划生成。乌镇,不长不短的距离忽然间就成为计划的主题。<br/> <br/><font color="#1a0e47" size="3"><strong>恋上了沉淀<br/></strong></font><font size="3"><br/></font> 不知何时,沉淀,慢慢成为旅行的本意。喜欢慢慢地在某地留连驻足,喜欢渐渐地找寻某地的灵魂,喜欢那种深深浅浅地沉淀。</p><p> 再至乌镇,已经不是成群吵嚷的团队,已经不是长途汽车昏昏欲睡的情绪,已经不是木纳地追随着导游大大小小的故事历史,而只是几经铁道悠悠缓缓地到达目的地,如若没有下车时分三轮拉客那一茬,本应是顺理成章的宁静的到达,而理想状态是不容期待的,平和自己的心态才是面对现实的方法。</p><p> 考虑种种因素,加之细研网上的功略,做了以下路线:去,马鞍山——杭州(火车)——嘉兴(火车)——乌镇(汽车);回,乌镇——嘉兴(汽车)——南京(火车)——马鞍山(大巴)。</p><p> 下午时分到达,在三轮的拉客中,宿下。好在住宿的老板把我们带进了东栅景区,嘿嘿,省了门票。周五午后的东景区一片宁静,沿着东市河静静地走着,当日乌镇的阳光并不热烈,所以傍晚的气氛一如心情那般静淡,在逢源桥上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虽也想起黄磊和刘若英在桥上的对话,一笑而过。《似水年华》炒红了乌镇,男男女女,寻梦而来,我,不是文也不是英,自然少了些忧郁和缠绵,文英给乌镇带来的缠绵似水的气质固然很契合,既非而小镇的本源也非刻意追求的。<br/> <br/> 1 乌镇黄昏</p><p> 来来回回,前前后后,在东市河边桥间,不知走过了多少来回。午后,傍晚,白天,夜间,晨曦……阳光中,阴翳间,晴朗中,微雨间……留下我们轻轻浅浅的脚印。从逢源双桥到茅盾故居,从茅盾故居到逢源双桥,仿佛踏清了所有的尘埃,虽想要积攒些合适的忧郁,却随着脚步慢慢的轻快了,春天真好。乌镇的大街小巷,也在我们脚下反反复复,南花桥,北花桥,卖鱼桥,电影院,学校……都在足下一一略过。出门很容易让人们忘记身边的周遭,而在乌镇间这近两天两夜的沉淀,也似乎让我们已然融入其间了。所以,我想这才是旅行的意义吧,忘却,融入,少些寻找的情绪,沉淀中便已然找到了。<br/><br/> 3 乌镇清晨</p><p><br/> 4 乌镇清晨</p><p><br/> 5 乌镇清晨</p><p> <br/> 6 乌镇的夜</p><p><br/> 7 乌镇的夜</p><p><br/> 8 西栅的夜</p><p><br/> 9 西栅的夜</p><p><br/> 10 静静的东区小景</p><p><br/> 11 静静的东区小景</p><p> <br/> 12 静静的东区小景</p><p><br/> 13 静静的东区小景(做定胜糕)</p><p><br/> 14 静静的东区小景</p><p><br/> 15 静静的东区小景(做牛角梳)</p><p><br/> 16 静静的东区小景</p><p><br/> 17 静静的东区小景(午后的猫猫家)</p><p> <br/> 18 静静的东区小景</p><p><br/> 19 静静的东区小景</p><p><br/> 20 静静的东区小景</p><p><br/> 21 静静的东区小景</p><p> 与东景区相比西景区果然商业多了,我们只买了夜票看了看夜景,太贵的食宿,太商业的内涵,少了乌镇的民气。想来,下次去的朋友们,不去西区也罢了,门票也贵。</p><p> 我,是一个极健忘的人,而每次这样沉淀的旅行,总会使我忽然间忆起那些情结,真得很美!</p><p><font color="#1a0e47" size="4"><strong>恋上了腐败<br/></strong></font><font size="4"><br/></font> 不知何时,到了一地,总会从攻略上研究种种美食,一一品味。当然乌镇的最有名的三白酒、姑嫂饼、杭白菊,我们都没有品,因为这些所谓的满街满市的东西已经太商业化了,据说味道也就一般,咱们还是在网上找了网友推荐了非主流美食吃了个遍,吃上的确花了不少,值得,美味啊,还是应当介绍给大家一品。</p><p> 说到乌镇不得不提到面条,那边的人习惯于早饭都吃面条,什么都可以拿来做面,什么黄鳝、龙虾、牛蛙、肚片……当然最出名的就是红烧羊肉面,在东区出口茅盾故居附近有一家祥祥饭店,味道很不错,红烧的羊肉在锅里,很诱人。放在面条里像是手撕的样子,只是贵了点要10块一碗,一般的店可能7,8块就够了。我们还到另一家在北花桥下一个不起点的小店吃了虾虾面和蛙蛙面(吼吼,我起的:P),才五块一碗,挺值的。</p><p><br/> 22 乌镇的羊肉面</p><p><br/> 23 乌镇的羊肉面</p><p><br/> 24 献身前的虾虾和蛙蛙</p><p><br/> 25 献身后的虾虾面和蛙蛙面</p><p><br/> 乌镇还有个很有名的美食,那就是各式各样的煲,一般都在50~70,几乎各家小店都有,很经吃。里面有很多辅科,似乎有点像我们这里的香辣虾和原来罗妹家风格但没那么油辣,值得去尝我尝很不错。</p><p><br/> 26 乌镇的小饭店</p><p><br/> 27 乌镇的特色煲</p><p> 有天下午我们在有名的访卢阁茶楼坐了会,环境不错,但特色的熏豆茶和锅巴茶也就那样。楼下的炸臭豆腐干还不错。<br/> <br/><br/> 28 访卢阁茶楼</p><p><br/> 29 熏豆茶和锅巴茶(手机拍)</p><p> 还有银杏小吃城一家店煮芋艿沾的酱很不错,咱们和小吃店的老板聊了很久,有钱人啊,开了个小吃店和旅店呢。</p><p><br/> 30 煮芋艿沾酱</p><p> 在嘉兴的五芳斋店还吃了次,它家的粽子确实不错。<br/><br/> 31 五芳斋(手机拍)</p><p><br/> 32 五芳斋</p><p> 光吃,好几百下去了,huhu~~,不爱买东西,吃不错,腐败有理!</p><p><br/><font size="4"><strong><font color="#1a0e47">恋上了感觉<br/></font></strong><br/></font> 水乡的氤氲,淡淡的雨雾,合适的情绪。乌镇的西景区的光华中散发着小城年轻的朝气,时代的变迁;而乌镇的老茶馆里却依然停留着老乌镇人们旧日的痕迹。</p><p><br/> 33 旧日的痕迹</p><p><br/> 34 旧日的痕迹</p><p><br/> 35 旧日的痕迹</p><p><br/> 36 质朴 </p><p><br/> 37 质朴 </p><p> 第二日,我们宿在民居里,即将离开的那个夜晚,及时地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雨,晚上走在湿漉漉的石街上,滑滑地,细密的雨雾,就像是化妆水一样滋润着皮肤,在民居的楼台上,并不亮丽的灯光,我却随着夜雨色,仿佛看得很远,很静,心情也单纯的像乌镇清爽的空气。</p><p><br/> 38 民居</p><p><br/> 39 民居</p><p><br/> 40 自然</p><p><br/> 41 热闹的西区</p><p><br/> 42 热闹的西区</p><p> 早上很早就起了,来到楼台,欣赏烟雨江南。上午时分,游客越来越多,天也晴了,接近中午到来的客人绝不会了解,前一个夜下了一场合适的雨。整个乌镇立刻一片热闹的景象,到处可见导游的小黄旗子,在每一个景点说着重复了无数次的文和英的故事;肩膀和肩膀的缝隙中,满是举着数码相机拍照的人们,我在民家水边高高的楼台上远远地望着不一样的乌镇。喝着菊花茶的我偶尔举起机子掐两张,也有游客掐着楼台上的我,因为,我们已经成为彼此眼光中的风景了。</p><p><br/> 43 烟雨江南</p><p><br/> 44 烟雨江南</p><p> 乌镇美丽的旅行就要淡去的时候,我总会适时的出现不舍的情绪,和住地的阿姨道别,客套的说着推荐朋友来住的语言,背上包包静静的离去间,我想谁也觉察不到我的不舍吧,内心期许着某些东西的停留,的确,有些东西已然沉淀在我的骨髓里了吧……</p><p></p><p></p><p></p><p><br/></p><br/><br/><br/><br/><br/><p>看着看着口水就流出来了~~</p><p></p><p>乌镇不错,大饼孩子写的也不错,照片也如文字般的耐看~</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ffff" size="4"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清新自然的文笔,如一曲江南丝竹轻轻回响在耳畔;</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ffff" size="4"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朴实无华的图片,记录了一个心旅历程。</font></p> 没办法不朴实,片子的质量实在难以提高了,极不通透,木钱烧器材啊!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大饼孩子</i>在2007-4-18 8:14:00的发言:</b><br/>没办法不朴实,片子的质量实在难以提高了,极不通透,木钱烧器材啊!</div><p></p><p><font color="#0909f7" size="5">好多去过乌镇的人都有不好玩之感.可我看了大饼的游记之后,觉得他们有偏见.</font></p><p><font color="#0909f7" size="5">因为那些人没有用心去观察和挖掘那儿的点点滴滴.</font></p><p><font color="#0909f7" size="5">怎么不见林家铺子呢?</font></p> <p>这种敏锐和细致,是爷们学不到的</p><p></p> 好文好图,但似乎是该换机机了! hao! <p>天行键、饼孩当自强不息啊!学习学习</p>
那是相当的好!图文并貌 在漂浮和沉淀面前,你选择了沉淀.所以才有了如烟如歌往事悠悠的乌镇和春风都吹不走的感慨和思绪.此时相机档次已并不重要,修辞也显得多余.在沉淀的思绪里,过去从我眼前走过.我喜欢沉淀. <p>用心拍摄张张都精彩!</p> 图片比较全面。对所有图片再进行整理、归类、编辑,这个过程也是学习、发现、升华的过程。 <p><font size="2"> 不知何时,沉淀,慢慢成为旅行的本意。喜欢慢慢地在某地留连驻足,喜欢渐渐地找寻某地的灵魂,喜欢那种深深浅浅地沉淀。</font> </p><p>呵呵,喜欢大饼的旅行态度.和你一样,在一个地方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人文,我都不会去按图索骥.而是漫无目的的游走.小巷,医院,学校,菜场,码头等等.我一直认为:能感动你的风景就是最好的,又何必去找什么.</p>
页:
[1]
2